第(2/3)页 不多时,鲍信走到中军大帐前,深吸口气,努力平复心情,摆手吩咐道: “吾乃鲍信,速去通禀。” “刘使君有令,鲍国相至此,不必通禀,您请进。” “恩。” 帘帐起。 鲍信迈步走进中军大帐,朝着上首端坐的刘岱,拱手抱拳:“未将鲍信,见过刘使君。” 刘岱赶忙起身离席,绕过长案,转入帐中,亲手将鲍信搀扶起来:“允诚兄快快请起。” 鲍信虽然感觉很恶心,但还是拱手致谢:“多谢使君。” 刘岱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,轻声道:“这回终于到齐了,咱们可以商讨军情了。” “且慢!” 鲍信闻听此言,内心的怒火再也憋不住了,摆手打断。 “怎么?” 正要转回上首的刘岱皱了皱眉,瞥向鲍信,冷声询问:“允诚兄,可还有别的事情否?” 鲍信极其肯定地点点头:“当然有!青州百万黄巾来袭,兖州人人自危,刘铄的兵马已经到了东界,却为何迟迟不能赶来相助?” 刘岱心头感觉不妙,但却没有直接发怒,而是冷声回答:“很简单,因为黄巾可以从平原直接流窜至东郡,他能守好东郡,便不错了,来此作甚?” 不得不承认,单从地图上来分析,的确是这样的,但现在青州黄巾主要集中在济南国,首当其冲者是济北! 即便青州黄巾可能流窜往平原,绕个大圈,而后再杀入东郡,但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小,这显然就是刘岱自找的借口而已。 但鲍信可不管那么多,他仍要极力争取:“刘使君,未将以为,如今大敌当前,东郡暂时没有风险,完全可以调子明来济北协防。” “毕竟,子明的队伍作战经验极其丰富,不论是讨董时期,亦或者是去年黑山军围城,皆有不错的表现,有他们在济北,我军实力必定更强,获胜几率必将更大。” 见鲍信不依不饶,刘岱面上的微笑骤消,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狞色:“允诚这是何意?与子明相比,难道我军作战经验便不足了吗?” “你别忘记了!” 刘岱深吸口气,极其郑重地提醒道:“去年山阳郡袁遗叛乱时,便是本刺史亲率兵马,将其剿得一干二净。” “未将绝非此意。” 鲍信急忙摇头,表示否定,随即继续道:“只是强调子明军队作战经验丰富而已,若是有其相助,我军获胜几率将更大。” “况且!” 言至于此,鲍信提醒道:“子明帐下有一支强悍的骑兵,不论在冲阵、追杀、侦察等诸多方面,对我军作战有着非凡意义。” 第(2/3)页